1. 主要污染物及产污环节分析
1.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产污环节
根据工程的性质及其所处地区环境特征分析,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:施工扬尘、施工噪声、施工废水、施工固废、水土流失、生态环境影响等。
1.1.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
施工废气主要包括场地平整产生的扬尘、焊接产生的烟粉尘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尾气,建筑材料、废弃土方车辆运输及临时堆放产生地面扬尘。
污染物 | 污染源 | 主要污染因子 | 产生及排放情况 | 排放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施工粉尘 | 索道物料堆放、站房及支架拆除、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 | TSP | 施工处TSP浓度为11.03mg/m³ | 无组织面源排放 |
道路扬尘 | 车辆行驶 | TSP | 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50米处TSP的浓度为1.625mg/m³ | 无组织面源排放 |
焊接废气 | 索道钢结构焊接 | 焊接烟尘、CO、NOx | 焊接烟尘的产生量为0.006t | 间歇性无组织点源排放 |
机械废气 | 施工机械燃油燃烧 | SO2、NO2 | 产生量少 | 无组织排放 |
1.1.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
在施工期间,主要的水污染为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以及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。
项目 | COD | BOD5 | NH3-N | SS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生活污水产生浓度(mg/L) | 250 | 100 | 20 | 200 |
生活污水产生量(t/a) | 0.064 | 0.025 | 0.005 | 0.051 |
生活污水依托景区现有厕所处置,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。
1.1.3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
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运行,通过采取减震、隔音措施以及合理布局高噪声施工机械位置等措施,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。
1.1.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
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、土石方等。生活垃圾集中存放,交由环卫部门清理;土石方及时外运至市政弃土消纳场。
1.1.5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
所有改造施工均在原租赁林地用地范围内,且实际用地减少,不存在新增加面积。因此工程建设不改变评价区总体土地格局,对评价区土地利用影响较小。
1.2 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产污环节
1.2.1 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
废水主要来自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。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景区周边林地绿化,不外排。
项目 | COD | BOD5 | 氨氮 | SS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生活废水产生浓度(mg/L) | 300 | 200 | 30 | 220 |
生活废水产生量(t/a) | 0.167 | 0.111 | 0.017 | 0.122 |
生活废水排放浓度(mg/L) | 80 | 10 | 8 | 50 |
生活废水排放量(t/a) | 0.045 | 0.006 | 0.004 | 0.028 |
1.2.2 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
项目大气污染主要为公厕产生的臭气、餐厅油烟和应急用电过程柴油发电机产生的油烟。通过采取及时冲洗厕所、喷洒消毒药剂、设置油烟净化器等措施,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。
1.2.3 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
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索道运输过程产生的噪声。通过采取减震、隔音措施以及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等措施,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。
1.2.4 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
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、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及废机油等。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;污泥用于周边林地施肥;废机油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。
项目 | 废物类别名称 | 形态 | 类别代码 | 危险特性 | 贮存方式 | 产生量(t/a) | 排放量(t/a) | 去向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生活垃圾 | 固态 | 不存储 | 179.5 | 0 |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| ||
2 | 一般固废 | 半固态 | 不存储 | 40 | 0 | 用于周边林地施肥 | ||
3 | 危险废物 | 液态 | T | 依托危废暂存间贮存 | 0.21 | 0 |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|
试试,新一代AI效率神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