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要环保措施
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环保措施:
1.1 三废治理
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、放射性废水和放射性废气,只在DSA血管造影曝光时会产生微量的臭氧、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一次性手术器具、棉签、纱布等医疗废物。
1.1.1 废气治理
本项目2间DSA机房内各拟设置1套通风系统,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,在2间DSA机房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,进风口通过连接送风机组将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,排风口通过排风管道连接排风机组将室内废气排放出去。2间DSA机房排风管道均由缓冲间北墙接至开放式患者/污物走廊(有顶,无外墙),送风管道均接至3号DSA机房北墙外的开放式患者/污物走廊,患者/污物走廊人流量较少。穿墙口内侧的排风管道采用4mmPb铅皮进行包裹,通风管道穿墙示意图见图10-7。2间DSA机房内通风系统风量均为800m³/h,2号DSA机房内排风区域体积约为167.8m³(长7.9m×宽5.9m×高3.6m),3号DSA机房内排风区域体积约为171.8m³(长8.4m×宽5.68m×高3.6m),因此2间DSA机房的换气次数均约为4次/h。本项目DSA机房通风系统平面图见附图6。
1.1.2 固体废物治理
本项目固体废物来自介入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一次性手术器具、棉签、纱布等医疗废物,医疗废物置于包装袋内后送至医院现有医疗废物间暂存,最终交由有相应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。
1.2 辐射安全与防护
本项目DSA机房采取了一系列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,包括机房屏蔽墙、防护门、观察窗的建设,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的设置,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和监督区标识的张贴,门-灯联锁和自动闭门装置的安装,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配备等。
1.2.1 项目安全设施
本项目工作场所布局合理,分区明确,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符合《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》(GB18871-2002)的要求。DSA机房采取的屏蔽墙体和门窗等有效屏蔽设施满足辐射防护要求,配备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、工作状态指示灯、门-灯联锁装置和语音对讲系统等辐射安全设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。
1.2.2 个人防护用品及设施
医院拟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,包括铅橡胶围裙、铅橡胶颈套、铅橡胶帽子、铅防护眼镜和介入防护手套等,并按规定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。同时,每台DSA血管造影机自带铅悬挂防护屏/铅防护吊帘、床侧防护帘/床侧防护屏等辅助防护设施,进一步保障辐射工作人员的安全。
1.2.3 通风设施
本项目在DSA机房内安装了通风系统,用于排放射线装置运行时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,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。
1.3 法规符合情况
本项目拟配备的辐射防护措施符合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》、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》及《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》(GBZ130-2020)等相关法规的要求。
2. 环保措施一览表
序号 | 类别 | 环保措施 | 投资额(万元)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建设阶段污染防治措施 | 施工期降噪、抑尘、固体废物处理等 | 1 |
2 | 环境管理 | 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、环境监测、辐射安全防护管理 | 15 |
3 | 实体屏蔽 | 机房屏蔽墙、防护门、观察窗 | 80 |
4 | 防止人员误照射 |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、工作状态指示灯、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、监督区警戒线、联锁装置、对讲装置、防夹装置、闭门装置、紧急停机按钮、对讲装置 | 1.4 |
5 | 人员安全与防护 | 组织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、职业健康体检 | 1.6 |
6 | 防护用品及设施 | 铅橡胶围裙、铅橡胶颈套、铅橡胶帽子等防护用品,个人剂量报警仪 | 2.4 |
7 |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| 制定辐射安全管理制度,落实并上墙 | 0.1 |
8 | 运行期间三废处理 | 通风系统、医疗废物处理 | 3.5 |
合计 | 105 |
试试,新一代AI效率神器